作者:壹心理 芒来小姐|作者 张德芬空间|来源 tefenchangpublic| ID lrina lr|图源 自从《乘风破浪的姐姐们》开播以来,黄圣依就因为各种“目中无人”的行为,陷入舆论风波,上周更是被扣上“假哭”的帽子。 队友刘芸淘汰,所有姐妹悲伤不已,黄圣依眨巴着眼睛,眼泪始终没有流下来,和其他真情哭泣的姐妹形成鲜明的对比。 但仔细看,黄圣依倒不是没有动情,更像是怕花了眼妆不敢流眼泪,后来也一直眨眼睛收回泪水。否则演技也太差了。 “假哭”可能是假,被网友炮轰却是真的。她在初次亮相的时候穿着婚纱,让金晨提鞋子,却没有一句道谢,至今也让人记忆犹新。 后来的节目中,她要求节目组送牛奶,还要送到她拿得到的地方;因为衣服穿着不舒服,要求已经安排好顺序的队友让位;指挥队友唱歌并“亲自”开嗓示范,打乱了整个队伍的节奏…… 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,简直不胜枚举,让网友大呼“油腻”、“自恋”、“目中无人”。 当然,这也可能是节目组剪辑的问题,刻意放大黄圣依不好的一面,来引发争议流量。但几天前黄圣依直播,有网友问她“金晨帮你拿鞋,你有谢谢她吗”? 黄圣依居然把这名网友拉!黑!了!只能夸不能黑,姐姐你也太玻璃心了吧? “假哭”风波后,还有人扒出黄圣依原创歌曲《黄圣依》,不但歌曲和本人同名,连歌词内容都是十足的“自卖自夸”,称自己是“老天爷赏饭吃的大明星”。 连影后宁静都谦虚自己“不是特别自信”,黄圣依到底哪来的底气这样夸自己?而且她不止自夸,还要求身边人也无条件“厚爱”她。 芒果台自制访谈节目中,张雨绮袒露当年和周星驰解约的时候,早就想过赔钱,后来也言出必行。她说“又想解约又想不赔钱,哪有那么好的事?” 同为“星女郎”,黄圣依和周星驰解约的时候,就是“又想解约又不想赔钱”,闹得双方撕破脸,明明是自己不对,黄圣依从头到尾一句道歉都没有。 还有那史诗级别的“晕红毯”事件,2015年黄圣依说自己是“奥斯卡唯一受邀的华人女星”,将和汤姆克鲁斯一起走红毯,结果还没走到红毯现场,就晕倒了。 连汤姆克鲁斯都无法让她保持清醒,看来黄圣依自认为“自己是整条街最红的崽儿”,女明星给她提一提鞋子,也是理所当然了。 作为一个老粉,我很疑惑:当年《功夫》中清纯体贴的哑女黄圣依,怎么变得这么自恋了?还是她原本就是这样一个人,只是少了机会发现? 这让我想起同事小Q,她的老公几乎天天用香水、抹发胶,开着车还翻出镜子照照脸,无时无刻不要求小Q夸奖他,只要小Q说一句“不帅”,就会马上翻脸。 “结婚前挺正常一个人,结婚后比我还爱打扮,用我的香水和粉底,却把脏活累活都丢给我做。”小Q直叹气,“很多时候真的想抽他,结婚前怎么没发现他这么自恋呢?” 是呀,按道理来说,自恋者总是很显眼,他们要么是人群中的闪光灯,用各种浮夸行为吸引他人注意;要么是生活里的奇葩,无止境索取却从未付出回报。 可有这么一类人,他们的自恋属性深藏不露,初识时和蔼可亲,相处久了发现,他事事都只顾自己,认识时间越长,越觉得他自私自利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:如何识别身边的潜在自恋者?如果发现自己是个自恋者,又该如何和自己相处呢? 什么是潜在自恋?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形容:如果自恋者是真小人,潜在自恋者就是伪君子。 Zlatan krizan等学者研究并提出自恋频谱模型(NSM),他们认为,自恋特征表现为追求权利、自我保护的独特结合,由于结合方式不同,自恋有着复杂的行为表现形式。 自恋者如同巨婴,觉得“别人不夸我,我就受不了”;潜在自恋者更像假大人,认为“只要我假装成熟,别人就不会知道我有多幼稚”。 他们会用自卑的态度来防御并不满意的外界,比如我的来访者大姆,他是一个渴望被关注的男孩,人际关系中经常遭遇拒绝,为了保护自己,他假设“大家都不喜欢我”、“大家都在笑我”。 为了得到他人的好感,他总是迎合讨好他人,这让他看起来像个并不自恋的人,但事实是:他是一个“自卑的自恋者”。 为了让自负心态表现得合情合理,大姆用相反的方式来表现自己,从而秘密地表达出优越感。“我总觉得大家都不喜欢我”,当大姆说这句话时,他也在传达另一个信息:我认为大家都在看我。 “我穿得很土”、“大家都在笑话我”、“所有人都在看我”……大姆把他人的关注点假设在自己身上,这也是潜在自恋者的矛盾所在: 他们无法成为人群的焦点,就倾向于做人群中最没有存在感的那个人;他们没办法得到他人的好感,就假设自己是被全世界讨厌的那个人。 为了防御没有成为焦点、获得好感的自己,他们做了相反的假设,最终目的还是满足自恋。毕竟无论被喜欢还是被讨厌,被人关注才是自恋者真正的需求。 尽管自恋型人格者有时表现并不自恋,但他们自恋畸形,却是不争的事实。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,健康的自恋是懂得爱自己,也懂得爱人如己,畸形的自恋则偏向两个极端: 要么表现得爱自己胜过他人,要么表现得爱他人胜过自己。最终,他们渴望得到的都是外界无条件的爱和关注。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一个“自卑的自恋者”,或者身边有潜在自恋者,不妨参考以下三个方法: 一、面对自己:用辩证的方式改善偏执 潜在自恋者有着操纵、控制、诱导倾向,他们可能并没有发现自己在做什么,却感到一股强烈的不安和焦虑,驱使他们不停获取他人的爱和关注。 这种负性情绪源于自恋者的偏执,他们渴望登上舞台,但只要给他们一个舞台,他们就会成为暴君。因此潜在自恋者并不需要爱和抱持,反而需要冷静和理性。 “我说的一定是对的”,当这类偏执想法产生,不妨用辩证的方式去剖析:我如何证明自己一定对?我如何证明他人一定错?我的证据是否真实有力? 二、面对外界:理解并接纳变化 心理学有一个回声室效应:在封闭的山洞里呼唤,人听到的都是自己的声音,听不见外界的声音,这会让人越来越自恋,无法接受预料之外的事情。 正常人会为多变的情况焦虑,焦虑之后依然会灵活应对,潜在自恋者却会沉浸在焦虑里,如同沉浸在封闭山洞中——他们难以接受不如自己所料的现实。 人类面对变化会有原发性焦虑,这不是什么羞耻的事,但因此逃避现实、疏远他人,也大可不必。要清醒地知道:这世上就是有超乎意料、无法掌控的事情。 面对问题,自恋者需要理解并接纳,认清世事无常、人力有限。只要尽全力去做了,无论结果如何,都能够学到更多,这些经验比“事事如意”更有价值。 三、面对他人:提高共情能力 当一个人无时无刻不需要他人喝彩,恰恰说明他的内心少了一点掌声。潜在自恋者无法全盘接纳自己的缺点,共情力匮乏,因此也无法接纳别人的问题,无法得到真正的爱。 潜在自恋者想要被爱,就要接纳全部的自己,看到自己弱小无知的一面,并坦然接纳,同情自己的所有情绪。 《摆脱共情》认为:理性客观的思维也可以让个体表现得充满人情味。比如:想要得到真诚的感激,就高效率地帮助他人;想要受到他人的崇拜,就充实技能提高能力;想要被人爱着,就为他人付出适当的爱。 自恋者希望被人善待,就要清醒,客观看待这个世界。真正的爱和关注,不是靠物质和手段得到的,它来自你发自肺腑的健康自恋,来自你和你自己亲密稳定的关系。 生命如此短暂,爱和被爱的机会却是无限的。在人与人的关系这片海洋里,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,心与心连起来,才拥有广阔的生存天地。 参考文献:1.《人类的破坏性剖析》埃里希。佛洛姆2.The Narcissism Spectrum Model: A Synthetic View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,Zlatan Krizan, Anne D. Herlache,First Published January 27, 2017 Research Article Find in PubMed,Volume: 22 issue: 1, page(s): 3-313.《摆脱共情》保罗。布鲁姆 - The End - 作者简介:芒来小姐,资深男女观察员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新书《姑娘,活得大气才够精彩》全网火热销售中。公众号:芒来小姐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:张德芬空间(tefenchangpublic)。在这里,遇见未知的自己。转载需获得授权。 付费出轨 | 把她打乖 | 窝里横 | 撕破脸单向牺牲 | 离婚借口 | 性同意 | 无性婚姻交友潜规则 | 情人节分手 | 婚内失恋 点个“在看”,“巨婴”莫靠近 文章来源于网友发布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有异议,请联系管理员原文地址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A4NjI3OTY4Mg==&mid=2651844030&idx=1&sn=fa80cf03b2c5e9753cc0df3aa4318bbf&chksm=84305ed3b347d7c5cbae39e7331070762f734ec2ec088ac7a0dc2a8873e4ef6df3ba9776104b |